•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环保知识
    室内环境治理 饮食健康生活 环保建筑设计 环保建筑材料

    无苯漆的生存尴尬

    访问: 室内环境知识 来源: 2009-08-05收藏本页 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
    “无苯漆”的生存尴尬
        木器漆几乎在每个家庭装修中都要用到,并且由于其涂刷位置往往在客厅或卧室的明处,因此漆料挥发物质对身体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由此引发的家装质量不合格、室内空气污染等案例也屡见不鲜。  
        油漆中“不可或缺”的有害物质  
        苯系物是各种油漆涂料、油漆涂料添加剂和稀释剂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聚氨酯漆和聚酯漆中也同样存在。中国室内环境检测委员会天津分会负责人透露,苯和苯系物早已经与甲醛、氡和γ射线并称为室内环境“四大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涉及导致血液病、癌变、呼吸道疾病等。而聚氨酯漆中所含没有反应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对人体健康危害也非常严重,它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能引起哮喘,长期接触有致癌的危险。  
        “绝对不含苯又能保证涂刷效果的的油漆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有关专家认为,一些品牌宣称的无苯产品,其实指的是生产工艺中不再添加苯和苯系物等添加剂,但生产原料中含有的苯和苯系物仍将以一定比例存在。很多家庭装修后都会在一两个月内入主,此时室内空气虽然已经过一定时间的挥发流动,但若所使用的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其挥发散尽周期也会延长很多甚至根本无法自然散尽。  
        “无苯漆”的生存尴尬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个别号称“无苯漆”的产品。虽然环保概念一再受到关注,但这些产品的市场反应却极其平淡。究其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价格、性能与涂刷效果几个方面。  
        和所有商品一样,老百姓购买木器漆的主要标准还是追求更高的性价比。一般来说,聚酯漆的有害物质含量更低,但聚氨酯漆由于其中的醇酸树脂成分使其涂刷后的视觉效果和手感都更好,价格又更低,因此在市场份额方面的优势仍旧非常明显。而聚酯漆与聚氨酯漆的名称通用,又给很多商家以"挂羊头卖狗肉"的机会。使很多老百姓以为两者不过是同种产品的不同档次,在本质上不致有太大出入。实际上,两种木器漆的有害物质含量相差了数倍。  
        一些进口的高档水性漆虽然由于“无苯”配方而具备了高于同类产品的环保性能,但其涂刷效果明显达不到传统聚氨酯漆的水平,只能通过多重涂刷等方式来弥补。如此一来,漆料用量增加就会给装修成本带来压力。为避免使用过程中预算失调,消费者在选择时最好先找销售商问清具体的涂刷面积、用量和效果等。  
        链接:  
        油漆中的有害物质有哪些?  
        油漆的环保性对于居住者的安全甚至生命都十分重要。一些不合乎环保要求的油漆产品不但能够散发出刺激性气味及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还有可能引发血液病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病症。油漆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苯系物和重金属元素。1.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被称为室内装修"芳香杀手"的苯系物即苯化合物,其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也是保障油漆丰满度和粘稠度的最基础成份之一。同时,苯在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的有机溶剂中也大量存在,比如装修中俗称天那水的稀料,其主要成分便是苯、甲苯、二甲苯。  
        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能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并在体内神经组织及骨髓中蓄积,破坏造血功能(红、白血球的破坏使血小板减少)。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期时齿龈和鼻黏膜处有类似坏血病的出血症,并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以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使骨髓造血机能发生障碍,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造血功能完全被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可引起白血病。此外,苯还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西方学者曾报道,在整个妊娠期间吸入大量甲苯的妇女,所生的婴儿多有小头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缺陷。2.重金属元素:包括铅、汞、砷、锑、铬等。  
        以缓慢挥发为特性的重金属元素,是形成木器漆中成模物的重要成份,也是黄、红、白等鲜艳色彩的形成物。然而一些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漆产品,其有害物长期无法挥发彻底,对人体也将形成严重的伤害。尤其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等身体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都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最近国内多个大城市发现,一些成年人在参加体检时,都显示"体内铅含量超标"和"铅中毒"。

    标签: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信息

    上一篇:减轻室内环境污染三要素
    下一篇:室内环境怎么才算绿色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