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95年第一块强化木地板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国内诞生第一块强化木地板,2002年中国木地板生产企业达3000余家,2003年国内强化木地板销售增至4500万平方米……十年间中国强化地板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纯进口到国内加工、直至产销及上游产业一体化发展、进而成为强化木地板出口大国的过程,并以年均30%的增长速度,在木地板各大品类中独占鳌头。但是反观强化木地板10年发展历程,竞争环境的加剧所带来的结果不是针对木地板使用的技术改进,而是愈演愈烈的概念炒作。欧典地板丑闻与337调查案(中国18家企业因锁扣专利被美国起诉)真实反映了中国强化木地板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缺失。
问题:概念横行,缺少核心技术
从强化木地板1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1995—1997年强化木地板实现了从单纯进口打自行生产的跨越;1997年—2000年强化木地板在中国迅速崛起渐成燎原之势。2000年-2002年已进入产品品牌运作的时期。2002年—2004年品牌运营开始加强,众厂商开始积极筹划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排兵布阵,将木地板品牌优势在消费者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到了2005年—2007年则是突破瓶颈期,品牌竞争加剧,资源拼杀,行业混乱。
透析2002年—2007年,2002年强化地板已经在地板行业中占了绝对的数量,这时,国产品牌已全面超越国外品牌。市场的快速扩张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局面就是产品同质化的泛滥,遗憾的是,在应对同质化的问题上,很多企业选择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概念炒作,2003年的抗菌风,2004年的光触媒演绎,2005年的“e0”火爆……在琳琅满目的概念制造的繁荣景象之下,中国木地板业的核心问题也被掩盖了。
然而这种虚假的繁荣不会太久,2006年美国337调查带来的锁扣风波与木地板的征税事件以及3•15央视“欧典事件”的曝光,一下子戳穿了中国木地板行业的痛处。虚假宣传与包装的商业欺诈,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木地板的消费信心,专利技术的缺失则让中国木地板在国际市场寸步难行。由此,木地板业也在近期形成了一个无主题的“真空时段”,整个行业陷入僵局。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10年发展之际木地板业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根本原因是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做支撑,众商家只停留在概念炒作上,而对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地板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所以企业要有出路,行业要发展,关系到消费者直接利益的技术研发是关键。
出路: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过去一年多来,地板质量及售后问题的投诉有增无减,特别是地板边角被磨损的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尽管,10年来,中国木地板也经历了从平扣拼装技术到锁扣拼装技术,从表面抗菌到表面的不同视觉纹理处理的发展,但这些技术的运用,只是停留在外观上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地板边缘易膨胀、易变形、易磨损露白等影响到地板美观和使用寿命的根本性问题。
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无法解决,许多商家便“避重就轻”转移消费者的视线进行资源拼杀、概念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