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推出《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书。1个多月来,该书连续印刷了15次,销量突破30万册,刷新了社科类图书市场纪录。
互联网大佬出书不算新闻。但互联网大佬以传统出版的形式谈当下最热的“互联网思维”,的确是件新鲜事。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日前,周鸿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当今时代,互联网是颠覆一切的力量。或许有一天360也会被颠覆,但是希望有人曾经受过我这本书的启发。”
互联网的四个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想起出版这本自述?
周鸿祎:我受不了那些所谓的专家,拿着我的PPT,在机场的电视机里,煞有介事地叫卖“互联网思维”。所以我就亲自上阵,自己写。
最初,因为很多传统企业的领导人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还有一些产品经理、年轻的创业者都有焦虑,希望请我讲讲“互联网思维”。我讲话特别有激情,最后却蔫了。因为,我老去演讲,一遍一遍地重复讲,都快成培训师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就把讲稿写成了一本书。我本想在网上做个脱口秀节目。但有人说,还是先出书吧。书的销量有限。我希望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这本书,第一,不是周鸿祎自传。第二,不是360成功学。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近20年,我把自己和我所看到的公司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做了总结,把互联网基本的道理讲出来——怎么做产品,怎么样创新。
中国青年报:人们张口闭口谈“互联网思维”,什么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应该怎么做产品,怎样创新?
周鸿祎:所谓“互联网思维”,并不是玄学,没有神秘可言。我总结了4个关键词: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
第一,用户至上。用户不是客户。互联网讲的不是把东西卖给谁,而是如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我的用户永远保持连接。我与用户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的关系。在互联网上聚集越多的用户,就会产生越大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巨大的创新。
第二,体验为王。在传统经济里,很多时候给用户提供的产品,够用就好,能卖就成。但在互联网上,用户选择成本很低。鼠标一点就用了。鼠标一点又不用你了。所以要想办法让大家感受到超出预期的感受,产生交易之外的感情上的认同。这样用户才能变成你的粉丝,你才会有口碑。
我养成了一种修电脑的习惯,逮谁给谁修电脑。机场、咖啡店、杂货店,只要有电脑,我就忍不住想看看是不是装了360,问一问“伙计用得怎么样”?顺不顺手?现在,360的用户量都好几亿了,也不缺这一两台。我为别人装360,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环境。
用户的电脑环境各不一样,里面装的软件也不一样。安装和运行360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给用户解决问题,用户才会使用360,才不会抛弃360.在360,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我们只有用户这一个盟友,所以只要涉及用户体验,对用户有价值。
第三,免费模式。互联网出来之前,很多人一提免费,认为不是骗子就是不可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免费”基本不可能。免费多是一种推销的噱头或营销的技巧。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许多伟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一个公司能把免费服务做得很好——如,谷歌把搜索做得很好,腾讯把聊天做得很好,那么,这种免费服务汇聚了巨大的用户量之后,总有办法在海量用户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不是我们发明的,实际上已经被中国互联网证明了。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广告,一种是增值服务。广告模式可以说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你在新浪上免费看新闻,新浪给你推送第三方广告;你在谷歌上免费搜索信息,谷歌给你推送第三方广告。换成很学术的说法,就是第三方补贴。增值服务就是在海量用户群的基础上,为少部分用户提供多样的、个性化的收费服务。
免费又不仅是商业模式,它有很多充满魅力的地方。很多时候,如果我手里有1000万元,在中国打一则广告连个响儿也没有,我还不如花1000万元做一款免费的互联网产品,给几千万用户使用。这几千万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就建立了对我品牌的认知、忠诚、信任,这比广告有效得多!免费既是商业模式,又是一种革命的手法,也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互联网的一种精神。
第四,颠覆式创新。很多人对于颠覆式的创新有一个误解,以为颠覆式创新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一出来就是高大全。其实不是。像我这样的70后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大学里学计算机,还得换上白大褂,换上拖鞋去机房上机。你觉得方便吗?不方便。你作为工程师,可能觉得方便不方便这件事很小,但在消费者看来事情却很大。最后,方便的个人电脑最终打败了大型主机和小型机。所以颠覆式创新刚出生时都是满身缺点,不一定是完美的,更不一定是先进的,但是它一定在一个点上做到了极致。
我的互联网价值观
中国青年报:这本书的标题叫“方法论”,翻开书却谈“价值观”。但很多读者直接把它叫作“互联网成功秘笈”。
周鸿祎:说到价值观,有的人可能要笑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讲价值观?你如果认为读完这本书,就会做产品了,就能向互联网转型了,对不起,真的做不到。因为无论是做互联网产品,还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都有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什么价值观在影响你的大脑”。
是不是敢想敢干,这是我的第一个价值观。我1990年上大学,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读了一遍《硅谷热》,把它当成自己的圣经。那本书里讲的是硅谷的创业故事。但我能感受更多的是那种典型的硅谷气质,就是一帮毛头小伙子,想做一个产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屋子里、车库里就敢干,敢于挑战大公司。像这样的挑战,你看了以后就会很激动。我的第二个价值观,是做一个产品彻底改变世界。第三个价值观,就是要与众不同。
我的这本书看完,如果你能点点头,说写得还可以,能说得出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我觉得算是及格了。如果你读完后,心里有一种激动,像我当年读《硅谷热》那样激动,我觉得,你肯定领悟到了影响我的那些价值观。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成功,但我可以说你正在一个正确的起跑线上。
互联网的四大误区
中国青年报:传统企业家怎么看待互联网浪潮?
周鸿祎:最近中国很多企业家得了互联网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