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的淄博建陶,企业发展与品牌塑造的纠结一直延宕至今。
说淄博产区缺乏实力强劲的知名品牌,淄博陶瓷企业的老板们似乎无可厚非,但如果说淄博产区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则并不一定认同了。
但无论认同与否,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是,在淄博境内的200余家陶瓷企业、千余个陶瓷品牌中,没有一家在行业内能发挥一定影响力的规模企业,没有一个在全国耳熟能详的知名一线品牌。反而,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独立的营销渠道,产能规模都为1~2条的小线,产值在亿元左右徘徊。
作为产业的观察者与服务者,中国财富陶瓷城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孙红霞说,企业也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真正落到实处的企业屈指可数,当很多企业连生存都存在问题的时候,拿什么去做品牌?拿什么去发展?更别提拿出巨额费用,在产品设计、开发、应用、展示等方面投资了。
张国良也如此认为,他向记者表示,“品牌”的口号被淄博企业喊了多年,但至今仍在原地踏步。原因在于,在对品牌的打造上,很多企业都只停留在口头上,“行情好的时候,谁都不会想到去做品牌,行情不好的时候才会想起”。
淄博建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积贫积弱,最终因陶瓷行业产能的飞速扩张和竞争的无序而暴露无遗。
当地一家知名陶企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隐藏在自主品牌缺失背后的不可承受之痛:一片同样质量的瓷砖,“产地标为广东佛山”的价格在50~100元,而“产地标为山东淄博”的价格仅为20~50元。“即便淄博砖的质量已达到或超过广东砖的水平,仍会被视为低价砖、劣质砖。”
为了让产品卖出更高的价钱,给产品穿上“佛山品牌”的马甲,成为淄博陶企解决品牌问题的普遍方式。“这是一个产区的尴尬。”上述陶瓷负责人感叹。
一份来自淄博市政府部门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企业经常使用的品牌中,外地品牌占到了80%左右,甚至连本土一些骨干企业或者特色企业经常使用的品牌商标亦为佛山注册。有意思的是,尽管淄博陶瓷厂每年都货如轮转,但市场上却看不到一片“淄博砖”。
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货真价实”的佛山品牌,陶企也会蓄意制造一系列骗局。前述要求匿名人士向记者透露,如在产品的发货上,从淄博集装运输到港口后,一些陶企为了向客户证明货从佛山发出,往往会绕行一圈后再送到对方手中。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即便八成左右的淄博品牌都旗帜鲜明的标榜为“佛山品牌”,并试图撇清与原产地淄博的紧密联系,但企业也并未因此而培育出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高端强势品牌。
“其实,淄博也有优秀品牌,如雅迪、狮王……这些企业的经营都还不错,打佛山品牌未必就好,打淄博品牌未必就不好。”山东义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长青建议,淄博陶企与其做佛山的烂品牌 ,不如脚踏实地地做淄博的好品牌。【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环保陶瓷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