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门窗 > 木门行业终端销售正逐渐向品牌转变

    木门行业终端销售正逐渐向品牌转变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9 访问:

    木门的终端销售战正在升级,不可否认,木门行业竞争已经日渐升级为品牌的竞争、价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有专家分析说,产品是建立品牌价值的基础,而优质的服务则是品牌价值的体现从昔日的“一炮即红”到如今的门可罗雀,在历经雷声大雨点小,亦或是颗粒无收的尴尬境遇之后,木门终端的销售策略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不起效的促销方式

    对许多木门企业、卖场和经销商来说,每年的节假日都被各路商家视为重要的促销节点。“工厂直销”、“买木门返现金”、“总裁签售”等等促销优惠形式可谓纷繁复杂。促销力度之“大”可谓令人激动。然而,如此“大力度、大优惠”的促销活动似乎也难以抗拒木门市场整体销售平淡的大势,多数卖场的多数商家销售很不如人意。

    导致产品促销却“销不掉”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木门行业的促销活动种类繁多,有很多卖场所谓的“最后一天放价”甚至能延长至一个月,导致消费者视觉疲劳。消费者对于各种促销活动开始以一种理性的心态参与,不再盲目地追逐低价,开始愈来愈重视性价比。近年来木门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本身价格就已经偏高、虚高,即使是促销价仍然超出了多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范围,所以,消费者寄希望于找到性价比高的木门。

    此外,促销热销售冷的另一原因是我国的木门品牌没有形成集中效应。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商家卖力地促销,却一再出现冷场的现象,这与木门行业整体不景气有密切的关联。近两年愈加严厉的楼市调控使得房地产行业坠入冰谷,木门行业自然无法逃脱噩运。

    而无论如何,那种寄希望于打传统的价格战的促销显然已经不适合这个市场。其实,商家在适当的时候搞搞爆破也无可厚非,只是,对于越来越趋于成熟的市场和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商家的爆破已经不是抢占市场的奏效办法。只有从根本上下功夫,才能摆脱这种尴尬的困境。

    促销手段正在升级

    在节日促销、爆破等低价促销策略的成效逐渐减弱之后,木门终端销售正逐渐由价格战向品质战、品牌战发生转变。

    对于当前的木门市场,消费者普遍反映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各大卖场品牌结构类似,各个品牌产品设计雷同。木门产品同质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卖场同质化,由此导致消费者对消费产品的不放心、不信任。而且,即使某个品牌能鹤立鸡群,其在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掐架”现象也就时有发生。

    很多木门企业认识到,品质就是品牌,产品质量好才会销售的好,卖品质就是卖品牌。他们的优势在于产品研发和工艺品质,以优质服务和产品赢取市场。对品质的追求一方面是在原材料上严格把关,另一方面是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木门行业开始进入从粗放式到品牌化以及和健康、环保相结合的阶段,人们对品牌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许多企业和经销商已经认识到,在没有品牌的支撑下的价格战不仅会压缩木门产品的利润空间,更会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过度的价格战将会使整个市场陷入混乱,而真正的生存之道在于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才能为企业的营销助力。

    品牌将成市场制高点

    对于当前很多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选购产品首先会选择品牌产品,而由于木门行业曾一度失信于消费者,所以,他们在选购产品时已经不再轻易相信商家的大肆宣传,而是经过再三比对才会下单。因此,木门企业和经销商认识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谁先把品牌这件事做好,谁先让自己的品牌取信于民,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木门市场制高点。

    当然,品牌产品除了在终端能显示其重要性外,企业的把关同样不可忽视。如一些在木门展上参展的企业,把品牌形象展示放在第一,并不追求开店的数量。而是根据产品品牌定位,对经销商的加盟要求有一定的限制,对城市定位及商场位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业内人士认为,其实,这是木门企业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营销,这种无声胜有声的促销方法更能体现品牌的价值所在。

    木门企业要在市场环境不济的条件下取得长远、健康发展,唯有调整产品结构体系,向高利润的发展经营模式转变。在市场“淡季”来临初期,根据市场环境适时淘汰了部分没有利润空间的大众化产品,同时重磅推出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木门新品,并在适当时间批量推向市场,以期通过新品为终端销售带来新的增长点。未来企业的竞争也不再是大与小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是资源整合的竞争。【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环保门窗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 一起环保门窗网交流群:62780438


    门窗 环保建材 环保门窗

    上一篇:复合门乱打“实木”噱头
    下一篇:为何铝门窗企业招商越来越难?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