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行业遭遇大考年,五大症状凸显。大考年的木门市场上,消费者只观不购,企业该如何应对现状,还得从长计议。以下为五大症状具体表现。
症状1:根基不稳。
周转资金断链,初始时信奉这一订制行业完全可以实现“产销分离”的市场操作模式,但在实战中步步受制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代加工企业,造成供货无保证,加盟队伍在短短一年间即轰然解散,不得已回马转枪招工开厂,却因缺乏生产运作经验,根基不牢,最终导致周转资金断链而举步维艰。
症状2:渠道不畅。
订单无以为续当前的中国木门企业,“出口+ 工程+内销”三条腿走路者占多数。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出口通路受阻的情况下,以外销为主的企业纷纷调转车轮转战国内市场,却因转向太急而掉落谷底;国内工程,不仅“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国内房地产当前的滞销状态,令擅长于操作工程项目的企业也遭遇了“此路不畅”的困局;而受冲击最大的,则是国内销售渠道弱小的企业,因订单无以为续,面临着“关停”的危机。
症状3:品牌不强。
人才挽留不住曾记得某企业老板谈及的“人才观”:“成功的企业挑选人才,弱势的企业被人才挑选。”在阳光灿烂、形势大好时,企业间的发展差距或多或少被表面的繁华所掩盖,品牌的优势难以得到彰显;但在酷寒的条件下,这一优势立即大放光芒。本已极度缺乏的专业人才,以往被企业挖来请去,此时考虑的已不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而纷纷寻找过冬温室。这一考量下,以往只注重订单而轻品牌建设的企业,人才流失成潮。
症状4:出击不力。
亡羊补牢已晚面对丰厚的木门市场“蛋糕”,一些企业固守着“主动上门招商,容易被人牵着鼻走;别人自己上门求合作,才能占据主动”的想法,采取了“守株待兔”的策略,坚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过期观念埋首苦干,逐渐地变成了“温水青蛙”,失去了出击市场的动力,或精打细算,错失了储备业务骨干的培养时机,寒风刮来才临时抱佛脚,紧急招兵买马组建营销团队,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症状5:研发不足。
陷入恶性怪圈冷冬季节,更应加强研发能力,拿出“杀手锏”助力冲锋陷阵的一线经销商增强御寒能力。而原本就以“低成本介入”、抄袭成风的一些木门企业,此时此刻却在市场的近贴搏斗中节节败退,只能采取价格战的策略参与竞争。现实的状况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场地租金均在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企业被逼入“无利可图→降价求单→成本高压→仍无利可图”的恶性怪圈,最终在无奈的叹息中步入“出局”大考的行列。
木门企业迎来青黄不接时节,“缺氧缺钙”者短板尽显,大考年里,木门企业还需从问题根源着手分析解救。【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环保家具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 一起环保家具网交流群:6278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