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越多越多的卫浴企业试图使用“互联网思维”来开阔自己的营销模式。与此同时,网络电商们也纷纷打出了自己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促销牌。对于这场实体卖场与网络电商的“对抗战”,消费者还需“货比三家”再下单。
网购不一定比线下便宜
如今的一些网购只不过是将原价提高,在以打折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实际上比实体店价格并不见得便宜,海南李女士相中一款产品,在淘宝上标注原价155元,“双十一”促销价为150元,而在海口海秀东路的一家店内实价只有100元。还有谈到去年“双十一”网购的经历她更生气:在网上298元抢购的名牌,商场促销只需239元。发现部分商家所谓的优惠和平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标出“双十一折扣”并且标注了相对较高的原价罢了。
因为网上品牌直营店大都还肩负着品牌推广的任务,相比实体经销商巨大的成本投入,网店的费用对于厂家来说有着较高的投入与产出比,承担了销售线索收集的功能,并且在具体的销售线索转化上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这也是某些厂家在网上并没有标明显著的优惠,却也在大力宣传双十一网上促销的原因。
在一些厂家自己的电商平台上,目前推出的团购活动召集也都是经销商发起的活动,选择购陶卫产品也是将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到经销商处,因此在现有的经销商利益格局下,消费者选择网购并不会收获更多的优惠,目前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尝试。
卫浴电商后续服务跟不上
消费者黄先生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在网上预订了一款浴室柜,前两天终于收到了货。幸好赶上双十一购物大潮之前,不然送货到家就遥遥无期了。但黄先生高兴得过早了,买回来的浴室柜从搬运上楼到安装了几次都还没到位。长久的“拉锯战”让黄先生懊悔不已,早知就在实体店购买好了。
卫浴电商目前其实仅仅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并且在现有经销商模式不改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永远都绕不开与经销商斗智斗勇的环节,网购并没有体现网络的便利性,因此现阶段网购的噱头大于实际意义,品宣的作用大于销售的作用,消费者在双十一选择网络购前应该到当地展厅详细了解一下购买产品后在家中安装后的效果再做决定。
目前消费者如果选择在网络购买陶瓷卫浴产品,也仅仅可以在网络上支付,然后消费者依旧要亲自寻找合适的装修工人负责后期安装和维护,撇开了与经销商销售顾问砍价以及签后期服务合同,看似网购便宜了,但实际上,产品到家之后,只是一个半成品,没有真真正正给用户直截了当的得到体验,消费者还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最终的享受到产品带来的效果,但在自己后期操控的过程中,真的能避免问题的发生吗?所以网购的便利性在购买陶卫产品中并没有显现突出的便利性。看似潮流的电商模式短时内无法撼动厂家授权实体店的地位。
大部分消费者的心目中,在卖场买家具,免费安裝、保修应该是一种赠送的服务。其实,当地经销商的服务费早就算在了家具价格里。在网上买品牌家具,厂家价格中沒有体现这部分费用。但为了产品落地后有人管,消费者还是要付钱。
卫浴网购维权难
双11越来越近,很多消费者都已经“激动地”挑好了心仪的商品,等待大抢购。真的要等到那一天吗?今年有些“聪明”的买家、商家已经提前行动了。可能留意今年双十一的消费者都已了解,双十一大战早已打响,通过提前预交定金,到双十一那天再付全款。然而附加了一些不予退货的条件。
卫浴产品体积大,运费高,容易损坏,且用量無法精确计算,补、退比较麻烦,容易出现色差。如果沒有外包裝或外包裝不能保障产品安全,釉面容易被刮坏而影响美观,而退换起來又需要花费较多的物流费用等。综合以上种种因素所花费的金钱可能比起实体店所花费的更多,所以网购陶卫产品需三思,入手要谨慎,且买且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