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石材 > 深度解析:中国石材的反倾销噩梦

    深度解析:中国石材的反倾销噩梦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6 访问:

    反倾销一直是各国保护国内市场的杀手锏,在很大程度上已变为一种贸易壁垒措施。从1979年第一起对华商品反倾销以来,反倾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自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受影响外贸出口总值达千亿美元。

    倾销、反倾销、反反倾销在中国不断上演,涉案项目也愈加庞杂,大到钢铁、机械、化工产品,小到彩电、节能灯、门锁、电池、熨衣板,甚至连大蒜、购物袋也未能幸免。

    2000年,欧盟发起的花岗岩石制品反倾销案,成为中国石材行业吃到的第一例国际官司,此后,土耳其、美国等国家针对中国石材的反倾销从未间断。时隔14年,中国人造石再次遭欧盟反倾销。面对反倾销的再三折磨,业者们都在思考:我们能否绕过反倾销这道坎?

    2001年中国“入世”后,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都是无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我们该认识到,只要存在国际贸易,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就永无尽头。

    在外贸持续低靡的当下,一次次防不胜防的反倾销,始终是悬挂在中国石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与其千方百计尝试绕过反倾销,不如思考——中国石企该如何举起反倾销这柄双刃剑,迎接未来的遭遇战。

    2000年的“潘多拉魔盒”

    2000年的天然石反倾销案件至今已有十余年,许荣旗仍记忆犹新。时任厦门非金属矿石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石材行业协会的开山元老,许荣旗代表中国石企全程参与了此次反倾销申诉。许荣旗谈到,“2000年的花岗石反倾销案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从此针对中国石材的反倾销不断酝酿发酵。”

    2000年的天然石反倾销案来得很唐突。时值11月11日,部分中国石企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已经开始忙着盘算盈亏。随着一纸“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到来,中国石材行业顿时炸开了锅。“当我们接到欧盟的反倾销诉讼时,就像一个平时很健康的人突然被宣布患上癌症一样——懵了!”许荣旗回忆。

    该申诉由“欧洲国际天然石材产业联合会”提出,代表欧共体部分加工生产商,指控中国从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间,出口到欧共体的某些加工过的碑石和建筑用花岗岩有倾销行为,给欧共体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申诉方的依据是:从中国进口的花岗岩每年成倍增加,1999年进口量为109794吨,是1998年的两倍,但进口金额却没有相应的涨幅,1998年为2947万欧元,而1999年仅仅是4238万欧元,说明中国石企业正以低价在欧倾销花岗岩。

    1998-1999年土耳其从中国进口花岗岩总量及金额:

    2000年11月11日,欧盟委员会开始正式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涉及中国石企共计27家,涉案金额达4000万美元。“被卷入反倾销的企业无不如临大敌。”许荣旗表示,“那是中国石企吃到的第一例国际官司,当时许多石材业者连何谓‘倾销’、何谓‘反倾销’都搞不清楚,更遑论应对反倾销调查。而那时候,业内一直在流传‘如果应诉失败将遭到高额关税惩罚’,让大家更是坐立难安。”

    *倾销

    所谓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进口国市场,并使进口国市场已建立的产业受到实质性伤害或构成威胁,或使进口国产业延迟建立。

    *反倾销

    所谓反倾销,就是把一种产品在出口市场上的价格和国内市场上的价格进行比较。如果国内价格高于出口价格,则意味着这种产品被倾销到出口市场,进口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此提高涉嫌倾销的产品的进口关税。

    实际上,传言并非危言耸听。按照欧盟的有关规定,如果裁决中国向欧盟倾销,则中国出口欧洲的花岗岩将被全部征收57%的反倾销税,这实际上就等于关上中国石材通向欧洲的大门。

    “许多企业担心被裁断为倾销,于是犹豫着不敢应诉。但是他们不清楚,在公布立案后25天内,被列入调查名单的企业如果放弃应诉,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条款,将被进行缺席裁决。”许荣旗说道。

    *缺席裁决

    所谓缺席裁决是相对于对席裁决而言的,是指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参与仲裁审理时,仲裁庭仅就到庭的一方当事人进行调查、审查核实证据,听取意见,并对未到庭一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资料进行审查后,即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活动。

    “面对反倾销指控,积极应诉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应诉反倾销,就像人熊赛跑,只要不跑在最后,就有生的希望。”

    2000年11月24日,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组织被卷入反倾销调查的27家企业紧急召开应诉准备会。但是大多数企业担心失败而放弃应诉,只有4家企业决定应诉,分别为厦门非金属矿进出口公司、福建惠安协兴石材制品有限公司、厦门石雕厂、厦门万里石有限公司,其中经欧盟调查后认定福建惠安协兴石材制品有限公司、厦门万里石有限公司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


    石材 环保建材 环保石材

    上一篇:石材应用非常广泛市场“钱”景无限
    下一篇:被困的印尼石材矿山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