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房地产市场不再是继续2013年的辉煌,而是突发转向,房市悲观情绪蔓延。房地产调控也不再针对于房价,而是转向强调政府在增加住房供给的责任和市场化改革中的经济功能。那么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房地产市场,究竟是会泡沫破裂,促使宏观经济硬着陆,还是会继续发展?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石材行业又该如何抉择?
一、中国房地产形势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一个最近的热词“库存”,各种信息表达库存最多为28个月。28个月之后呢,当然不会是人人有房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共产主义不会这么早实现,还有更多的人想换个排场房子,中国当代人的价值观就是价格观。当然,随着反腐和房产税的持续升温,投资客、官僚、新地主释放的房源会不断地转化到市场上。也许这个阶段会持续1-2年,挂个牌子就开发房地产的公司,该收手的也就收手了,相信中国房地产会逐步进入了稳定发展期,这个泡沫不再吹的话,也就不会破,只不过利益集团的在多年从中牟取暴利后仍然在寻找新的机会,执政党当然也不愿意看到在泡沫吹破之时一地鸡毛,总会拿点主意的,毕竟利益集团掇取的利益已经可以富甲天下了。
探析房产背后的石材产业 洗牌是必然
至于房价,杭州最近的“限降令”说明降房价“伤不起”,买到高房价的房主都来闹事成何体统。银行行长也会不高兴,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美国的次贷危机不能在中国上演,房价降了,房主都不要房子不还贷,银行不就成了房行了吗。再说,中国几大国有银行是世界50强企业,这还有个国际声誉问题。
二、未来石材矿山关停的速度会大于房地产发展减缓的速度
竭泽而渔,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模式。过去的二十年,以房地产为道具的演出演了二十年,有人赚足了门票钱,有人花钱买了高价门票,有人炒了门票赚了钱,有人被送了门票,有人被舞台占用置换成了门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制造这个道具用的是全民、集体所有制下的资源,牺牲的是土地、空气、水源、食品。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破坏性的开发,总会有所遏制的,不可能让所有的石材矿山都变成“平顶山”。从最近东南沿海矿山的关闭可见一斑,问题的关键是,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这些矿山等开采带来的收入,日子就很不好过了。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政策是国家石材矿山资源的供应,未来以西北部为主,未来有多长,到时候就知道了。
三、房地产不是石材企业唯一的风向标
地板砖和石材的销售量比例为10:1,如果为10:2,全国石材企业就会增加万亿产值;家庭装修石材占的比例仍然很低;日本、韩国自己的石头是舍不得开的,对中国石材需求量仍然很大;中西亚国家衣来伸手的日子过惯了,不会去做这种微利的辛苦行业。建筑质量的提升,会大大提高石材需求量,黄浦江边的万国建筑到现在仍然为高端建筑的博览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外墙涂料效果,在10年后你会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