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流行“讲故事”,古玩市场流行“讲故事”,红木家具市场也流行“讲故事”,跟古玩市场差不多,讲得最多的是“祖辈留下来的”、“多少年前留下来的”、“朋友急于套现出让的”。
这几年红木原材料行情看起来大起大落,但价格趋势总体呈现大幅攀升,有些消费者开始投资前移,从购买红木家具用于投资和收藏,转而“炒原材料”,这里有多少吨海南黄花梨,那里有多少吨越南黄花梨,还有大红酸枝、白酸枝。但有业内人士提醒,名贵红木越来越稀缺,很多人都只是在“讲故事”,有的甚至是以低端材质冒名顶替。
海黄还可以论吨出手?
今年国庆黄金周,在红木家具集散地中山大涌,街道有些冷清,感觉不到“金九银十”的气氛,记者走访了多家店铺,只见广告牌所写几乎都是“非黄”、 “缅甸花梨”、“红檀”、“黑檀”,而出售的家具也看不到新红木国标要求的“一书一卡一证”。奇怪的是,成吨成吨的名贵红木原材料,包括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大红酸枝,却急于出手,消息满天飞,似乎没人问津。
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伍氏兴隆董事长伍炳亮说,这段时间常常收到急售名贵红木原料的信息,但“流料”特别多,曾有卖家托人找到他,称有20吨黄花梨原料要出手,说是全球金融危机那年囤积的,请他过来看货、收货,他叫对方发照片过来,或运到台山交易。对方不置可否,拖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了解到哪有什么“海黄”,只是一堆杂七杂八的木材。卖方提议:不挑不拣,一口价成交!“当然不可能成交”,卖方也不看看对方是谁?!伍炳亮提醒,这堆货有的是硬杂木冒充红木,有的是普通红木冒充名贵红木,有时为了增加逼真度,有的商家甚至把非洲黄花梨木材的外表刮走一层,打磨抛光,企图让木材的纹理冒充 “海黄”,“真正的行家哪会这么傻,只要刮一刮,一根‘海黄’就不见了一两万元。还有的商家会说自己的木料是从旧房子拆下来的门框房梁,你想想,以前的有钱人再土豪也不会拿‘海黄’这么用吧?”
平货充贵料比比皆是
广州资深红木收藏鉴赏专家梁沃华介绍,近来自己或朋友时常会遇到“甩卖大红酸枝”的卖家,结果大多都是“白费心机”。他说,近期有人称有一批大红酸枝,以11万-12万元/吨出手,这个价钱简直就是“五折优惠”。一看实物,原来只是红檀,其真正售价只是大红酸枝的1/10。“还有的人说现在自己的公司不景气,银行追债,唯有把手里的一批‘海黄’卖掉,开价低至100万元/吨。其实那批货是缅甸花梨,两者的价值根本没法比。”
“现在多数‘甩货’的人都是以来自非洲及南美洲的硬木来冒充名贵木材,此前有一个卖家说有上百吨白酸枝,以低于市价一半(约2万元/吨)转让,结果到货仓一看,原来是亚马逊黄檀,市价是1万多元/吨。”深圳大观园红木典藏总经理郑喜扬说,有的自称炒家的售货方说自己有很久以前存下来的原料,这也很可疑,因为那不太符合近二三十年炒家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