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家具 > 我国传统家具“变”是主题如何变是难题?

    我国传统家具“变”是主题如何变是难题?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7 访问:

    传统家具产业经过30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下行,传统家具产业面临市场萎缩、成本上涨的情况,加之传统家具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低,前几年的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传统家具产业在高速增长时期曾经被暂时掩盖的一些行业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暴露出来。随之,一些企业开始积极思考转型的方案,希望能踏上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

    现 状

    “现在一接单就很容易亏钱,所以不得不把工厂处理掉。”台商杨文章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彻底从家具制造业转型,而专心在广东清远经营农庄。

    杨文章的业务转型,只是目前家具行业不景气的一个缩影。目前,无论是制造还是销售环节都受压,家具行业整个链条进入痛苦的调整期。海关总署最新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出口逆袭,出现5.1%的正增长。但家具出口却明显拖后腿,7月出口金额为41.4亿美元,同比下滑6.2%。

    与此同时,受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家具内销也出现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广东家具内销610亿元,同比增长8%,比去年同期10%的增幅减少了2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2012年以前16.3%的年均增速。

    出口价廉

    家具出口一年不如一年,工人工资每年都呈现15%~20%增加,此外原材料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都在增加出口成本,而欧美客户死咬住价格,订单价格无法上涨。

    不仅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困扰,近期欧美等出口市场的新法规也给国内家具企业的出口形势蒙上一层阴影。近日,继今年3月欧盟对木材和木制品开始实施森林 (FSC)认证之后,美国环保局(EPA)又提出两项拟议法规,以确保其国内生产和进口的复合木制品符合国会确定的甲醛释放标准。

    该法案堪称全球最严苛的复合木制品甲醛释放量要求,远远高于欧盟、日本及中国的标准,以刨花板为例,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0.09mg/kg,整整高出我国标准 1000倍。经初步评估,如果按美方这个新标准组织生产,预计人造板的成本将提高30%至50%,预计以人造板为基材的木制家具成品的成本将提高15%至 20%。

    一家出口家具企业负责人称,美国再度抬高木制品进口门槛,令木制品出口雪上加霜。

    受上述多种因素影响,占全国家具出口额近半壁江山的广东家具出口有所放缓。广东省家具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出口77.8亿美元,同比增长3.6%。而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4.4%的增速放缓了0.8个百分点。

    内销疲软

    以前一天可以卖出一二十件家具,而现在一个星期也往往卖不出十件,今年生意特别差。”广州番禺大石家具城一位家具销售员近日对本报记者说。

    连中低端家具卖场生意都如此冷清,中高端家具卖场的情况就更不尽如人意。近日,在广州琶洲的吉盛伟邦家具卖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看家具的客人寥寥无几,诸多商铺的一件家具动辄上万元,不过,几乎没什么成交。这家吉盛伟邦卖场对面的红星美凯龙去年已撤场,少了一位竞争对手的吉盛伟邦,似乎也没有从中分流到客流量。

    从事家具建材生意的范先生告诉记者,内销疲软与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有很大关系,楼市成交量在今年3月份出现井喷后就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因此家具需求也很有限。此外,楼价高涨或多或少也影响到消费者购买家具的预算。

    尚品宅配集团董事付建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受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网购影响,主要锁定对家具有刚性需求这类消费者的家具大卖场的人流量近年明显减少,在大卖场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反而设在购物中心的专卖店能吸引来一些闲逛的客户。由于消费需求以及购买渠道都在发生变化,家具企业要及时转型。

    因家具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均不大乐观,尚品宅配上市计划有所延后。不过,付建平称,虽然暂时不上市,但由于尚品宅配采用的是家具定制形式,同时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还是保持70%~80%的增长,只要在营销方式上创新,还是可以拉动业绩增长。

    美克美家副董事长陈江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市场对家具企业要求越来越高,单纯是制造或销售的家具企业生存压力增大,而将制造、品牌以及渠道一体化的企业则相对更具备竞争优势,这类企业以独立店的销售渠道为主,因此未受到家具卖场这种传统渠道销售趋冷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还可以保持增长。

    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近日在广东省家具行业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家具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企业的改革创新就是生存之道。

    原 因

    传统家具产业不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对材料的高度依赖,结构改造的不尽合理,缺乏创新意识等,这些问题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传统家具产业的发展。

    唯材质论

    使之与大众脱节

    传统家具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先后使用过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材料。明代文人欣赏黄花梨家具,因为其“层峦叠嶂”的纹理体现了文人追求自然、诗意的生活追求。清中期开始,红木作为紫檀木的替代品得以流行。现在,红木成为人们对传统家具用材约定俗成的名称。在功能之外,红木家具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

    “唯材质论混淆了红木与传统家具的概念,忽略了传统家具的结构、工艺与文化价值,人为地贬低了日常生活用具中淳朴自然的民间工艺,割断了地域性家具材料特色,审美倾向繁复、臃肿。”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认为,“只有从民艺的世界中,才能寻求产生自然、健康、朴素的灵动之美。”红木家具热折射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如果说明式家具代表的是清贵典雅的文人文化,红木家具则体现了追求缤纷亮丽的物质和世俗文化,导致发展到现在只有少数人能消费,市场越来越小,慢慢地和广大的民众消费者脱节。

    传统家具产业的发展形成所谓的“材料依赖”,制约着人们的主观选择,材料商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材料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资源的约束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家具的竞争核心不一定会局限于材料本身,而应该更多地重视设计和工艺,以做到材尽其美,材尽其用。

    结构简化导致质量不高

    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生产企业普遍对传统家具的结构进行了改造。这中间有些改造是成功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有些改造的合理性有待商榷,需要时间来检验。由于此类技术改造的大量推进,家具文化的传统元素被弱化,导致质量不高的产品出现。

    以传统抱肩榫的改造为例,抱肩榫是传统家具中束腰的常见榫卯构造,是在腿足束腰以下的部位,切出与牙条对应的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与牙条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还做有上小下大、断面呈梯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配合。这样面板自身的重量及承重分散在束腰和牙板上,通过抱肩榫传递到腿足。挂销的使用,限制了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牙条和腿足成为一体。

    传统的做法在腿足上需要进行多次铣切加工,且基准面不容易确定。因此,现代生产中往往改变抱肩榫原来的三维结构,在牙板与腿足上各自开槽,使用楔钉固定牙板和腿足;有些甚至将腿与顶面的接合分离,通过大量使用栽榫,依靠胶粘剂的作用连接面板和束腰。“这些做法节省了腿足部分的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但主要依靠胶粘剂的作用,失去了传统榫卯结构三维连接的优点。牙板拍合后起不到左右拉紧、越拉越紧的作用。在胶粘剂失效后,牙板容易拉开并且不容易修理。这是非常让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柳宗悦不赞同现在的做法,“技师最重要,结构简化可以,但要保证质量。”


    家具 环保建材 环保家具

    上一篇:西北产业发展论坛构筑新疆家具产业链
    下一篇:实木家具市场“水”很深小心涉足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