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家具 > 家具行业风云变幻下的机遇与挑战

    家具行业风云变幻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6 访问:

    随着四川、天津、山东等内地企业不断崛起壮大,市场需求不断出现新变化,深圳家具出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最近深圳几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家具企业纷纷陷入资金链断裂,欠薪门的传闻,一直很火的家具产业一下子就“说不行就不行了”。不少深圳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压力。那么,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站稳脚跟,最终做大做强呢?

    行业问题已然显现

    家具产品供大于求。从市场供需方面而言,国内家具市场面临着产品明显供大于求的状况。广东一直处在家具行业的前沿,早几年广东家具的生产能力已经能够满足中国家具消费的需求,随着内地家具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产品的供应能力上有着很大的提高,加之广东本地许多工厂、企业无序的扩张,还有外来企业的一些冲击,形成了目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对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内地企业异军突起。从家具市场的地域格局来看,广东家具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内地家具企业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像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成都、江浙等地的家具产业在这几年中发展相当迅速,在内地市场已经占据相当份额,广东、香港地区的家具企业已经失去往日的明显优势,中国家具市场进入了一种“群雄割据”的格局。

    市场饱合,格局走向多元化,营销模式悄然改变。从市场的表现方式来看,市场产品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从设计风格多元化、原辅材料多元化到新材料的运用都能够体现这种趋势。红星的强势进驻,更使深圳卖场进入肉搏战阶段,由此可知,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家具消费出现了多元化局面。

    从营销方式上来看,家具市场的终端销售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以前经销商设立大卖场的基础上,出现许多企业纷纷开设直营店、经销商做独立店等多种营销模式并存的局势。比如国外跨国公司以家具连锁店的模式进入,对国内企业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冲击,许多企业效仿并借鉴国外家具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共同争抢市场份额,产销一体的模式是有相当生命力的,它对终端格局的改变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深圳市场已有表现。

    深圳家具应痛定思痛

    广东的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至末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着明显优势,因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管理、市场、发展、资讯等方面都直接受益,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但最近几年随着内地家具企业的崛起和迅速成长,广东企业在投资环境、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弱。

    而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很多家具企业却不愿走出去交流、学习,一味地闭门造车,从而导致了市场份额的下滑。与之相反,内地许多家具企业积极主动地到广东来学习经验,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专业人才。许多企业在设备投资、聘请专家、设计、工艺、生产等方面都做到了一步到位,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市场定位也非常理性和准确,如北京的许多家具企业定位在服务市场上,主要营销范围是北京及其周边区域,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市场的盲目竞争,也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最终占领市场。

    以前的家具市场,企业不愁销售,生产的产品大都能为市场接受并消化,但是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这些使企业产生了危机感,他们开始思考和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模式,针对国内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不同的产品,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实行专业化生产,于是在生产中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如中式家具、欧式家具、古典家具、现代家具等,风格迥异。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喜闻乐见的,对企业而言也进行了一次转变和市场的重新定位。

    改革创新是最终出路

    专业化服务应加强

    不管企业采取哪种营销模式,都应体现服务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应更为准确,锁定目标客户群并以其为中心。若企业走的是细分市场、差异化路线,则应从以往一味追求大规模的经营方式中跳出,细分市场,做到更精、更专。因为现在的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大企业应走规模化道路,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企业应顺潮流而行,紧跟上市场的步伐,不要死守经验,主动走出去交流、沟通、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地企业学习广东企业,形成的激烈竞争是如此,反过来我们对国外企业也应如此。


    家具 环保建材 环保家具

    上一篇:松木家具优缺点与五大选购技巧
    下一篇:我国绿色家具市场“钱”景光明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