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家具 > 红木国标修订的内忧与外患

    红木国标修订的内忧与外患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6 访问:

    现在能做的就是淡化红木材种,挖掘新的原材料,鼓励人们选择红木的替代品,减轻消费红木带来的环境压力。

    《红木》国标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平衡和调节生产、流通、消费及文物收藏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但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国标在国内成为某些人炒作的工具,在国外又成了众矢之的。这与国标修订的初衷相去甚远,目前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尴尬。不修订似乎不行,要修订又该如何着手?

    综观几次《红木》国标修订起草小组工作会议,与会者大都各执一词,意见分歧很大。老问题新讨论:树种是增加还是原位保持或是来个快刀斩乱麻?看来,国标修订实在不易,“内忧”、“外患”,问题多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不利因素。

    对外:批评不断

    面对生态与环保,国外的批评声不断。早在2012年底,《环球时报》就有过大篇幅的报道,标题为《西方组织指责中国需求令全球红木濒临灭绝》。而近年来,有关“中国需求”导致某珍稀物种数目减少的报道仍频频见诸西方媒体。2014年5月12日《环球时报》继续大篇幅刊登相关报道。如《法媒:中国对奢侈家具需求“杀死”大量红木》。文中指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从湄公河地区进口了价值24亿美元的珍贵木材。位于伦敦的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委员会”成员菲斯·多尔蒂说:“若不采取迅速坚决的行动来阻止这一血腥贸易,几年内暹罗红木就将灭绝。”

    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外媒援引部分西方研究机构的最新调查夸张地表示,由于中国对红木的需求多年来持续增长,全球红木濒临灭绝。甚至强调,红木的消费群体“以中国消费者为主”。BBC还援引数据称,近年来全球的红木98%最终销售到中国,其余2%流入美国和欧盟国家。一份来自于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和环境调查署(EIA)的报告显示,马达加斯加约有98%的木材都流入了中国红木家具市场,主要是黑檀木等贵重木材。

    菲斯·多尔蒂还谈到,红木砍伐不仅是环境问题,也促进了腐败和犯罪网络的发展,国外对此的打击力度可谓空前。在2009年和2011年,美国有关当局搜查了位于田纳西州的吉布斯吉他生产厂,查获价值50万美元的乌木和红木。吉布斯公司最后因为非法进口乌木缴纳了35万美元的罚款。而在英国,用红木做家具属违法行为,将会受到严惩。


    家具 环保建材 环保家具

    上一篇:淡季结束红木家具升值高峰期或将来临
    下一篇:红木原料涨价在即打破家具市场稳定格局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