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称进口品牌的家具,其实都是小厂生产的,只不过穿了身“西装”。家具市场火爆异常、“涨”声一片,然而在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滋生出诸多乱象意。
“昆明白水塘周边的家具厂,8成以上的家具加工厂都是无证生产,部分厂房陈旧,设备简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加工厂里甚至连个灭火器都没有,生产出来的各种家具,贴上一些大品牌的标签送到昆明各大卖场销售,有的甚至还打着香港的牌子。大日前,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塘社区一家具厂老板廖先生说。
“明明是国产货,却给自己起了个洋名字冒充"舶来品",这叫消费者怎么能够买得安心?”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很多自称进口品牌的家具,其实都是小厂生产的,只不过穿了身“西装”,在家具行业,挂“洋”头卖国产货的现象十分普遍。
家具市场火爆异常、“涨”声一片,然而在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滋生出诸多乱象意。
那么如何破解繁荣表象背后的行业乱象?
【乱象丛生存安全隐忧】
大多家具厂加工难觅灭火器踪影
据了解,随着昆明城市建设进程加快,许多木材加工厂便选择了交通便利的白水塘社区作为最佳生产地址落户。
白水塘社区位于经开区,距离昆明市中心有10多公里,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家具厂上千家,这些家具厂的厂房均为简易红砖石棉瓦建盖的。
记者以订货为名走进一家门没有任何招牌、1000多平方米里有10余名工人正在忙碌着的家具厂。
在厂房里,记者没有看到有营业执照、木材加工许可证、环保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而且偌大的1000多平方米厂房竟然没有安置任何一个灭火装置。
“转租过来有3年多了,从来没有发生火灾,我们平常都会跟工人说要注意防火。”一位负责的女子一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产品一边说。
记者随后走访多家加工厂,均为一个破旧的院落即为厂房,里面木头随意堆放,根本没有安全防火设施。询问工人们对木材加工场所配置防火设施的看法,他们对此都不太在意,认为只要工作时不抽烟,不太会出什么问题,而且同行的工作环境也大致一样,从业人员淡薄的防火意识令人咋舌。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厂房车间线路老化、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并且消防设施、消防器材配置、设置均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木材加工厂本身就是火灾易发、高发、多发场所,加之眼下又正值持续高温天气,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木材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锯末、刨花、木屑等比木材更易燃烧,有的工序还需使用易燃易爆液体做胶料,同时悬浮在空间的水粉尘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生爆炸危险,故木材加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火灾。
另外,一般木材加工厂的厂房都较简陋,耐火性能较低,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发展快,易造成“火烧连营”,且大部分企业主及员工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容易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疯狂”背后的“利益图谱”】
三无产品“换装”进入大卖场
谁能知道,标价8000多元的高档沙发(沙发装修效果图),商贩的批发价仅仅2000多元,而出厂成本价更是只有千元左右。沙发一旦进入大商场,身价更是随之翻番,贴上“洋品牌”后,标价甚至能达几万元。而在小的家具加工点,生产非常混乱,合格证随便贴,家具仿古靠的是油漆……
家具加工行业发展已有20年有余,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规模和完整的不断被调整升级的产业格局。
但是行业风光繁荣背后也暗含汹涌,行业乱象频出,家具售后质量和产品品质屡遭消费者质疑和指责。
尤其是企业潜规则行为更是横行霸道,让消费者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使得行业形象一落千丈。
“明明是国产货,却给自己起了个洋名字冒充"舶来品",这叫消费者怎么能够买得安心?”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很多自称进口品牌的家具,其实都是小厂生产的,只不过穿了身“西装”,在家具行业,挂“洋”头卖国产货的现象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