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家具 > "零地价"不再是专属家具大佬追因果

    "零地价"不再是专属家具大佬追因果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6 访问:

    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监控的力度不断地加大,“零地价”不再是各地县大老爷们的“专属权”了。除了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与产业政策支持外,国内家具产业格局基本成型。家具企业的大佬们在没有油水可捞的同时愕然回首:企业自身的问题与困惑日益增多、终端市场不断萎缩,企业内部人心涣散……究其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胸怀决定格局、观念决定未来

    我们常说“看一个人的胸怀与观念,就能够知道这个人能够走的多远与多久”!因此,对于有胸怀与良好观念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是擅长建立企业的系统经营管理能力、善于整合行业专业资源与借势发展。他们的眼光会看得更远,因此格局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大;所以他们早已经成为了区域的大型家具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了。而抱有“眼前利益高于一切”思维观念的老板们来说,他们往往把外部给予的机会当“运气”、把外部给予的诚信来“透支”使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系统经营管理能力、不善于整合专业资源”。虽然在机会中也能跟着赚点小钱,然而这样的风光已经不复存在!到现在,这些家具企业虽然有10~20年的历史了,至今仍没有成长起来;他们夹杂在大型与小型家具企业中间,只能在随波逐流中而任凭风雨飘摇……

    其二:企业专业经营管理能力较弱

    大多数的家具企业都是从家族作坊发展起来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和专业经营管理能力其实并不高。这些家具企业的成长,并非是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而成长;而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是由于初级需求不断膨胀的拉动关系,让这些中小型家具企业得以发展起来的。包括近几年的工业与商业地产等投机行为,拉动了企业的盈利性收入增长。这就造成了国内大多数中小型家具企业在自己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没有近期和中长期的经营目标,甚至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企业发展方向时,就已被市场与企业的投资收益推着向前发展了。“根基薄弱”,是这类企业二次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其三:“渠道变革”不断引发家具制造业的阵痛

    原有的批发、专卖、多级代理等混合渠道模式,随着大型卖场和连锁商业的不断出现,打破了“这边风景独好”的市场格局。国内大多数家具企业代理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以“产品差价”为基础的“产品买卖”关系,而并非真正以“商业品牌”为纽带的厂商合作关系。很多卖场的定位与形象不清晰;店面管理较为混乱;产品、饰品、灯光等展示不规范;导购人员素质和员工服务水平低下;店员激励机制不明确等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每年跨区、高频率的家具行业展会,也推动了国内渠道商们的多变性与搏弈能力,使得国内家具制造商们无所适从。一些竞争品牌厂家之间为了挖对手的经销商或代理商,不惜牺牲有限的利润,甚至亏损也要将市场争取过来。殊不知这样一来,又会引发新一轮的商品价格战争,从而也就更加加快了一些家具制造商的死亡。

    其四:高素质人才匮乏和人力成本提高

    对家具企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家具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所以导致了企业在人才的运用上,往往倾向于杀鸡取卵式的用人方式;“急功近利”,正是这类企业典型而又迫于无奈的用人特征。有的家具企业老板们也“积极地”寻求与咨询公司的接触,目的就是想要套取一些思路或资料来“借鉴”。他们往往云里雾里地一番道听途说后,自以为弄懂、听到真谛可以自己操作了,放下了合作的机会去“闭门造车”。殊不知这样东拼西凑的东西,是成不了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模式与体系的,最终还是没有运用价值并实现经营目标。随着家具产业化升级与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现代家居企业如何整合家具行业专业的智力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借智借力、跨越发展”之根本出路!

    那么,如何快速地从家族的粗放式经营过渡到现代化的管理?如何在产权关系上予以明晰、规范法人治理机构,让更多的职业经理人参与其中共同使企业做强、做大?如何从系统上去平衡并从动态上去规范企业的人、事、物?这些不再是机会与运气就可以完成的,这不但是我们家具行业老板们在转型升级中所面临的挑战性课题,也是摆在这些企业当前能否继以生存的首要任务!(作者 肖伟亚)【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环保家具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一起环保家具网交流群:62780438】


    家具 环保建材 环保家具

    上一篇:家具行业为何"啃"不下电商?
    下一篇:揭穿:红木家具作伪十三招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