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的病态现状和品牌
每一个领域,都应该存在两个强势的品牌。洋牌子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国产的蒙牛、伊利和过去的娃哈哈、乐百氏,现在济南的普利斯、百脉泉。这样的例子太多,而家具没有,起码你说不出第一名到底是谁,谁也没有强势到那个地步。如果没有,就说明一个领域是一个混乱的局面。一个千万亿的市场,一个和每个人都有深切关系的市场,这个领域有太多的名牌,却和地沟油一样,找不到很多让人放心的品牌。达芬奇丑闻和百强事件,让人明白了,天价和品牌,都不是解决之道,无法解决一个最基本的放心问题。
家具业病了,虽然他永远不会死去,但会一直病态的存在。
有这样一把椅子,放在一个豪华的卖场,它占据了一个平方的面积,每天的场租费用是5.5元,加上其他的费用,至少是6元钱,还不包括利润和店员。一个月,它的费用就是180元,一年,是2190元。这是这把椅子必须要承受的传统渠道成本。我想,就是一坨屎放在这里,十年后也变成了金子的价格。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具市场和服装市场一样,要极低的折扣进货,然后乘以几,然后打折销售。这个倍数的渠道模式,决定了要从第一个环节严格的控制成本,才能在最终的销售价格上具备残酷的竞争力,因为卖场,是琳琅满目的家具超市。价格,是最重要的杠杆,为了控制最终的价格,为了接近心理价位和实际承受能力,所以制造商会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也必须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带来的销售的压力,产能的过剩,造就一个残酷的家具市场。这就是为什么豪华的卖场,缺乏好的家具,而好的家具,却因为外观的相似,品质无法全面展现,甚至,贴皮的家具展示效果胜于实木家具,而消费者“以貌取货”,结果就是——优汰劣胜。这就是万恶的传统渠道,他让厂家苟延残喘,让代理商不停地撤柜,消费者也买不到最起码的真材实料的家具。中国人多,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撤柜,我上,你关厂,我上,就像海浪一样,总是死在同一片沙滩上。
人们需要一个放心的家具品牌,它不是那么昂贵,它诚实可靠,它没有陷阱。当然,也需要新的设计思路。其实有这样一个简单概念,就会获得大部分客户的青睐。而为什么家具行业没有人能做到。每一个家庭都需要家具,环保、美观和耐久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却为什么难以如愿?每一个普通家庭购买家具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它该走向哪里?我们必须要谈——
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
家具业的病态,恰恰是社会病态的折现。就像清代的家具那些繁琐的雕花和女人的小脚。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除了被很二的经济政策捐献给了西方,剩下的大部分在更二的外汇政策中化为乌有,再剩下的,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分配体制下,被昂贵的公仆们和垄断企业的一支笔拿走,这还不够,还有他们的家族和小舅子,也在暗箱中悄悄中饱私囊。所以,奢侈和贫穷并举,中产阶级在股市和房市中举步维艰。
可是有钱人真的多了,所以我们奢侈品消费大国,代表奢侈和尊贵的红木家具在清朝以后再次受到追捧。我无意贬低红木和他的追随者,我也很喜欢明代的家具。人们赋予它所谓升值保值的功能,人们也愿意去投资它,去吹捧他。我只是不明白到了今天,为什么我们不管是文化还是家具总要去吃老本?如果是黄金也就罢了,他不过是木头,是家具而已。科技创新体制不行,家具创新有那么难吗?红木家具,总是在推崇和复制过去的家具,那么多从业者,你们没有想过未来吗?历史,很多时候是最重的负担。
这是一个大款时代,公款时代,很贵的时代,却无法造就贵族。这是一个创造笑话的土地,一群向往高官和明星的人群。
中国的穿越剧,总是穿越到古代,因为,很少有人去设想未来或者想象不出未来。中国人总在吃老本,新文化、新理念,总是那么匮乏。美国大片,总是穿越到未来,是因为,是因为他们没有历史,更是他们总在幻想未来。美国最畅销的杂志是《国家地理》,最受欢迎的频道是discovery探索频道,而我们还热衷于看一群伴舞的疯子和一个唱口水歌的歌星在极其耗电的豪华舞台上歌舞升平。回归自然,不是口号。
家具的本质是什么?简单说,是盒子,是架子,储物和置放是最基本的功能。何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赋予这么多的含义,赋予这么多的背景和功能。其实家具真的很简单,也可以很简单。
中国人成就了世界唯一的红木市场。不是这边风景独好,而是这里病的不轻。
中国人很多,市场很大,但真正的消费能力很弱,还都要面子,所以廉价的板材加上木皮,造就了一个既能让你够得着,又能满足你面子的家具市场。我们都已经住进了楼房,进入了冷漠的时代,家里的客厅已经迎来不了几个客人。但为了那几个客人的美言,面子一定要足,“你这套家具不便宜”,是主人最乐意听到的话。
而今,需要从设计概念、生产环节、物流形式、品牌树立、销售推广、销售渠道都需要有着巨大改变才能获得新的天地。这不是潮流,是趋势。传统的东西,需要太多的改变。我相信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了——
未来的主体和设计概念的改变
传统的设计渠道,是缺乏设计的设计,一流企业抄国外,二流企业抄南方。抄袭,是永恒的话题,所以即便你变得狭隘,图片水印和“同行莫入”,只是显示了你的小肚鸡肠,却阻止不了抄袭的步伐。独立设计成果无法得到保障,也缺乏创新的土壤,所以整体的守旧和落后,是真实的现状。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环境,设计者是得不到尊重的,他们只是一个转手的工具。在老板的眼里,不过是一件拿工资的设备而已。
时代走到了今天,消费的主体即将得到改变,除了生产和组织销售,更大的是从源头开始的改变。
设计概念的改变,需要从未来主体70后、80后入手了。70后的厚重稳固,80后的简约时尚,以及他们的共同点——喜欢纯实木和软包。他们是10年以内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有10年以后的90后,这里姑且不谈)思维的改变,需要从这两个群体入手。
红木家具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是因为时代,更是因为未来的群体,绝非红木的匮乏。投资热,没有不冷却的,游资来得快,去的更快,再也难以蛊惑人心。支撑点的缺失,会让那些红木家具在角落沉睡下去,再次成为古董。
70后80后不是容易被忽悠的人群,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他们大都受过了高等教育,他们进入了网络时代,他们无所不知,虽然,他们的钱包不鼓,虽然,他们是未来负担最重的人群,但他们是未来的主体。希望,或者说一个新生品牌的崛起,就隐藏在这个人群里。获得了他们的青睐,就会赢得一个未来。
在我20岁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环保。后来知道了,环保不是口号。如果你不够重视,它会让你的孩子流产,会夺走你的生命。我们温馨的巢,需要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干净的空气。纯实木和木蜡油、水性漆是最新的理念,我相信以后会深入人心。但是面子,和生命相比,永远是次要的。【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环保家具网”;关注有礼,扫码送百万商机! 一起环保家具网交流群:62780438】
(作者:驴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