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中南海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企业兴,市场旺,经济强。企业是市场主体,政府须简政放权,即政府要给企业松绑,要让市场主体说话,从而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而在此之前,李克强总理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创新的潜力有多大,市场的潜力就有多大”。在李克强总理看来,“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更包括体制创新,要改革调整企业管理方式,从过去‘拼价格’变为现在的‘拼质量’,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阶段,企业要把质量打造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面临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等一系列问题。而纵观整个家具行业,受上游楼市调控的影响,家居消费需求出现大幅下滑,区域市场出现饱和过剩,同质化现象严重,更是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家居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产业改革是中国家居行业最大的红利所在,如果没有家居产业改革红利的收益推动,就很难挖掘出家居消费市场的最大潜力。产业改革既是产业支撑的问题,也是家具行业扩大市场需求的问题,但更是个中国家居行业的发展问题。
在此背景下,家居企业要想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乱战”中脱颖而出,必须着重考虑渠道和品牌提升问题。以“红星美凯龙”为例,近年来,公司除了重视服务创新和品牌建设之外,对未来市场提出了卖场品牌化、多业态、主题个性化的发展方向。针对卖场营销“大而全却难做精”的现状,公司对不同店面采取错位营销,找准客户,精准服务,积极拓展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四川、湖南等国内重点省市的家居市场,提升整个“红星美凯龙”卖场渠道销售力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国家具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广东湖南商会家具协会会长刘名湖表示,我国传统家具行业的红利正在消失,只有改革创新,才会带来新的更多红利。在刘名湖看来,产业升级是家具行业未来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但产业升级换代绝不是短期的事,不是三五年就能够完成的。未来5至10年,是家具产业升级换代非常关键的时间段。要想真正实现家具产业升级到中高端,需要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要财经、金融、资本市场三箭齐发,支持整个中国家具产业的大发展。
改革红利助推家居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形势下,有人断言家居业已到了洗牌期,未来几年将出现变局。也有人认为,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已经直接威胁到一些中小型的家居业主的生存与发展,生存堪忧。然而综合势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商家则不会被轻易淘汰。目前,家具行业内对国内经济形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移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必然结果,无须也无力采取措施应对;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危险的,但中国经济仍有较快增长的潜力,应该采取措施,充分挖掘增长潜力,稳定经济增长势头。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6.9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累计增速连续8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对此,刘名湖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已处于准通缩之中,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存在的薄弱环节较多,风险隐患在增多,诸如房地产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影子银行问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等,在大力推进改革、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同时,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市场预期,稳定近期经济增长。在刘名湖看来,家具行业将迎来稳步发展时期,产业不再倡导做大,变为做精做新,由追求规模数量向集约质量转变。
目前,中国家具产业面临三大机遇:一是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是中国的税收体制改革。在此利好消息刺激下,刘名湖还认为,家居建材行业当前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最大的红利来源于改革创新带来的行业转型与升级,这种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也包括管理机制、渠道扩展和产业链条的创新,而这种创新靠一两家企业是做不来的。从这点来看,家居企业应采取三大举措“抱团”突围。一是家居企业应开始抱团自救,以资本形式介入产业地产,自建销售渠道投资上游流通业,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二是并购整合、强强联合,广东省家具行业协会、中国家居品牌联盟、广东湖南商会家具协会、顺德家具品牌联盟、深圳家具行业协会等纷纷以资金为纽带,适应未来家具产业的发展和流通领域的变革;三是抱团走出去,粤湘家具企业在最近几年,抱团扎根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其成长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利用自身制造优势,立足国内市场率先发力区域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