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14已经过半,这期间,宏观市场大事不断,对于家具行业而言自然也没闲着。从行业展会到家具设计,从产品标准到公司上市,行业涉及到的地方几乎都有新闻发生。家具产业带你重温过往半年间,家具行业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关键词:红木家具 实木家具
虽然从年初开始,就有不少红木家具企业抱怨生意难做,虽然相比较其他家具市场,红木家具市场依然热度不减,但是过山车式的发展也仍然让红木家具行业受累不少。
从2013年5月份开始,截止到2013年底,红木原材价格已经累计上涨了40%,尤其是作为目前国内主流红木家具材种的大红酸枝,更是涨势凶猛。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濒危物种法例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对于红木材种的出口限制政策也加剧了这股红木囤积热潮。
从今年初开始,由于整个市场进入调整期,成品红木家具的销售情况未达到预期水平,很多选择在2013年底囤积红木原材的厂家备受压力,包括白酸枝、缅甸花梨、南美酸枝(微凹黄檀)等材料市场下滑严重。而上半年因为东南亚政治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对中国的红木材种交易在一段时间内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而这又催生了一股投机潮。
严格意义上说,实木家具已经算不上行业的热点了,几乎从2008年开始,当主流市场抱怨生意难做的时候,大家就发现实木家具还是能够创造“致富捷径”。蜂拥而至的结果就是,国内主流的家具展会,基本已经被实木家具“一统天下”。
根据相关媒体2014年度1—3月份家具经销商品牌加盟报告显示,在问询的231个品牌之中,实木类的占比高达52.8%。这种情况也早已在家具展会上得到了验证,3月份的广东展上,实木类家具参展品牌也已“统治”了整个展会。
点评:
不管是实木家具,还是其更高端的红木家具,材种的独特性、稀缺性已成为家具的最大卖点,而作为家具内在的设计、工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按照产品的价值计算的话,原材料的价值已成为实木家具或是红木家具总价值的主要部分,其他的都已居于次要地位。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很早就有专家提及,那就是将整个行业带到了拼材料、拼价格的“死胡同”。如何走出这条“死胡同”,相信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既要给终端传播正确的家具消费理念,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行业的自律性。
关键词:家居行业IPO
得益于去年的IPO严控,今年可谓是家居行业的IPO元年,从家具企业、设备企业,再到家居卖场,纷纷踏上了IPO之路,不过包含家具在内的整个家居行业,那些正在上市、上市失败或是已经上市了的起因,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2014年上半年,家居企业的集体IPO备受关注。4月18日至22日,证监会发布了多家拟IPO公司招股说明书,其中家居类别的四川帝王洁具、江苏亚振家具、曲美家具、南兴家居等家居企业出现在名单上。在此之后,证监会多次发布的多家拟IPO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众多家居企业面孔出现在其中。包括生产制造类企业,如顾家家居、好莱客家居,其次家居行业中的批发零售业巨头,如红星美凯龙、成都富森美家居;此外,与家居行业相关的电器制造类企业,如欧普照明、多喜爱家纺也名列其中。
从已经公布的企业拟IPO招股说明书来看,不管生产型企业还是家居卖场,资本招募用途中,“扩建项目”、“建设营销网络”、“提升生产能力”成为共同的方向。这样的招募说明似乎回应了坊间“上市为了圈钱”的质疑,也让行业看到,在家居行业,即使是上市企业,所占据行业总份额也非常之小,能够占据1%的企业非常之少,募集资金后扩大市场份额,是家居企业上市的目的,也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截至今年7月,亚振家具、帝王洁具、曲美家具、红星美凯龙家居、多喜爱家纺、成都富森美家居、顾家家居、广州好莱客创意家居等13家企业仍坚守在IPO候审队列,并已完成预披露。
不过,让业界尴尬的是,根据近日证监会公布的IPO消息,14家递交了IPO申请书的家居企业集体覆没,全部被列入“中止审查”名单中。且IPO受阻的原因也惊人一致,即申请文件不齐备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更具体地说,“因为递交的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仅包含2013年财务数据,有效期仅到今年6月份。”
除了这些正在上市冲刺企业,今年上半年,家具行业爆出了与上市相关的两条重量级新闻,第一条就是知名家具企业华源轩因为IPO失败,致使资金链出现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富之岛被曝由于IPO原因导致资金链紧张。
点评:
家居企业集中冲击IPO,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结果,类似几年前房产行业的企业上市潮,现在这个潮流自然而然发展到家居行业。另外,就像不少业内人士的观点,家居行业的上市企业本来就不多,整个行业的发展也缺乏足够的透明度,而随着家居企业的上市,在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企业不得不更加透明,并朝着规划化的道路发展,同时与资本市场接轨,行业的收购、兼并将更加容易,这些对于整个家居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不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选择上市,企业还应该看清当前家居市场的形势,理性思考,深入调查分析,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
关键词:卖场扩张 卖场兼并
2014年开年,家居卖场的扩张并没有放缓脚步的迹象。马年春节过后,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震动行业。另一个家居流通巨头,居然之家也公布了2014年新开商场的路线图:全年预计开店25家。而根据相关的统计显示,截止到6月份,居然之家今年的开店数量为6家左右。
2月9日,红星美凯龙确认全资收购行业排名第三的吉盛伟邦,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并宣布会在短期内完成全部收购事宜,该项目的整体收购金额高达22亿元,而这也被视为是中国家居业最大一起并购案。
但是到了5月22日,事情发生了突变,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意外宣告终止。红星美凯龙和吉盛伟邦在各自官网同时发出公告:红星美凯龙与吉盛伟邦于今年1月签署了《股权收购框架协议》。经深入探讨,双方达成共识,将合作模式由股权收购调整为品牌战略合作,并于近日签署了品牌许可使用合同。根据双方签署的品牌许可使用合同,吉盛伟邦将其商业品牌独家授权予红星美凯龙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新商场,红星美凯龙将实施双品牌战略,发展“红星美凯龙”和“吉盛伟邦”家居商场。
实际上这并不是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的第一次失败案例。早在2009年红星美凯龙就对吉盛伟邦发起了收购,但最终因价格原因,收购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