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亚展已逐渐成为了每年照明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年6月,最前沿的照明产品和解决方案集中抱团面世。除此以外,透过产品、展位设计、思路交流等各个细节,照明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路在这个“行业大Party”上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现。
那么,经过了2013年这个在产品、技术、渠道模式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先锋之年”的洗礼后,在2014年的中段,广大照明企业又带来了业内怎样的最新技术成果?呈现了怎样的产品趋势走向?有着怎样的方向规划与思路呢?
可以说,在这一年一度的“成果汇报会”上,各大企业展现的新品共同写就了照明行业的“成绩单”,而各大企业的思路则共同作用,推动着整个照明前行。对此,走访了各大展位,与各大照明企业代表人深度交流后得出了以下发展关键词。
关键词一:技术与专利
分析人:萤火虫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贾强
主荐产品:飞飞系列LED产品
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可以影响乃至改变世界。LED照明免散热器时代已经到来。
提起萤火虫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东林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萤火虫集团”),业界内外人士绝不陌生。如果说2008年萤火虫集团反倾销胜诉重返欧洲市场一举为中国照明企业成功立起一面振奋人心的大旗,那么萤火虫集团锐意创新的精神更是使其紧握“萤火虫(FIREFLY)”的品牌之笔,笔墨酣畅地在中国照明产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散热极佳的“小菊灯”以及减少二手烟伤害的“水母灯”等一系列响当当的名字。而在本次光亚展上,萤火中集团技术创新锐意不减,亮出的“飞飞系列”为照明行业开启了一段“免散热器时代”的全新旅程。对此,本刊特对萤火虫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贾强作了专访。
贾强表示,从进入LED照明行业起,就发现对于LED照明行业而言,基础散热件是个难题。经其观察发现,目前的LED灯泡基本特点是导热、导光分开,贾强认为,这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浪费,也会增大了灯泡的体积。而这种导光、导热分开的传统做法,导致的是光和热都不能得到最佳的传导。因此,贾强萌生了导光导热一体化、以导光件来导热的思路。
在此思路的引导下,贾强及其合伙人,亦是贾强的交大校友、半导体专业硕士何润林凝心聚力,并由何润林先生带领技术团队,与西安交大实验室共同开发了LED产品的免散热技术,通过与西安交大实验室的合作以及融合其他行业的技术积淀,包括微电子技术方面的经验,基本实现了导光导热一体化。贾强介绍道,“你现在看到的飞飞系列LED产品是没有散热件的,它的导光件就是导热体。这不仅减小了灯的体积,同时降低了约1/3的成本,还能把LED有效面积全部用来散热和导光,使导光效率和散热效率提高了很多,导光方面实现了全角度发光,导热方面实现了导热面积最大化。”
贾强介绍,“这个发明不同于其他发明。其他创新与差异化的发明,大都针对局部的消费者与群体。萤火虫的这个创新则达到最大的优化,它是基础专利,或将成为行业的一种标志。”
对于萤火虫产品的优势,贾强将其总结为3点:一是导光板与散热一体化,节省了材料;二是FSMD比SMD、COB成本更便宜;三是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我们计划在厦门海沧新厂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让生产变得更简单。”
谈及接下来的规划重点,贾强透露,下一步萤火虫集团将会实行“两个开放”,一是技术开放,二是制造开放(市场、供应链)。对此,萤火虫集团将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我们将与买家分享,包括我们的大客户,我们愿意把我们的发明与专利技术拿出来,和整个行业的合作伙伴作分享,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广我们的技术;第二,与制造商分享。我们的厂房与装备到1000万只就是极限了,1000万的量产实现以后,我们会与国内的一些厂家结成战略联盟,扩大生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互利共赢的资本运作。此外,我们还希望通过和其他品牌的合作,共同把这项技术应用开来,在提升光效的同时降低成本,引领LED照明行业跨越到免散热器时代。”
作为一家成立了将近20年的企业,发展至今,萤火虫集团获取了甚多荣誉,产品不仅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国内开发传统渠道经销商及专卖加盟商达2000余家,现拥有1家省级技术中心,11项发明专利和92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
在萤火虫集团的身上,我们可见技术创新为品牌发展创造的源动力,正如贾强所言,“习主席曾说‘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以改变世界’,技术创新是一个品牌保持可持续发展最好的动力。我们中国是大国,因此我们要求自己必须有这样的品牌思维,并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业界做一个示范,以技术创新为先导,走出属于中国企业的品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