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泡及灯管销量将大爆发。在LED厂商竞相投入供应链垂直整合布局,以及导入CSP封装与DOB系统新技术开发的推助下,LED灯泡及灯管售价可望在2014年底前分别降至8美元及17美元以下,有助刺激终端消费者扩大采购,加速LED照明市场普及。
2014年发光二极体(LED)灯泡与灯管买气可望明显冲高。欧司朗光电半导体(OSRAM Opto Seminconductors)、科锐(Cree)、德豪润达、晶元光电及隆达电子等LED晶粒大厂,持续积极透过收购与策略结盟展开供应链垂直整合布局(表1),藉此缩减光源成本,以及降低组装模组费用,带动LED灯泡价格持续下降,且在照明市场的渗透率也不断扩大。此可从近期LED晶粒大厂陆续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财报中,营收及毛利皆较2013年增长,且主要贡献来源之一为照明订单量增,即可获得印证。
Philips Lumileds亚太地区副总裁Alvin Tse亦表示,目前LED灯泡售价已媲美节能灯泡,仅较传统光源灯泡价格高一倍,价差已较先前的二至三倍大幅缩小,也因此,预估2014年LED灯泡及灯管市占分别可达30%和25%。
晶粒厂垂直整合策略奏效 LED灯泡跌破9美元
近年来,LED晶粒大厂不断藉由收购与策略结盟展开供应链垂直整合布局,如今已有具体成效,10瓦LED灯泡售价已由原本的10几美元,进一步降至9美元以下。
NPD DisplaySearch分析师佘庆威表示,2014年LED晶粒厂大者恒大态势更鲜明,并加速市场势力板块挪移。
NPD DisplaySearch分析师佘庆威表示,除投射灯(Spot Light)之外,LED光源占灯泡、灯管及崁灯(Downlight)等灯具成本约50%,显见LED光源占灯泡或灯具成本绝大多数比重(表2),因此减少光源单价即成为LED照明供应链业者努力的重要目标。
其中,韩国、日本及欧美LED晶粒厂,近来即积极向下游封装与系统设计领域扩张,期藉此一条龙营运策略缩减光源制造成本,同时扩大旗下产品出海口。如日亚化学和科锐已透过缩减模组组装成本,开发出更高性价比的LED光源,并分别挟沃尔玛(Walmart)与家得宝(Home Depot)庞大的销售通路,刺激产品销量增长,从而进一步压低9.5瓦LED灯泡价格分别达10美元和9美元以下。
随着韩国、日本及欧美LED晶粒制造商马不停蹄建置垂直整合供应链,三安光电、隆达、晶元光电、台积固态照明等中国大陆与台湾LED晶粒供应商亦不遑多让,纷纷投入一条龙布局,随即让LED晶粒市场战火急速升温。
另一方面,下游LED封装业者囿于上游技术门槛及投资金额过高,难以向上垂直整合,因而加紧联手系统商建置虚拟整合的垂直供应链,以站稳市场一席之地。
佘庆威认为,LED晶粒及LED封装业者紧锣密鼓布局供应链垂直整合,可望加速LED灯泡价格下滑,预期至今年第二季,市面上10瓦LED灯泡单价将会跌至8.96美元,甚至年底前可达8美元,有助LED照明更趋普及。
除LED晶粒厂供应链垂直整合策略奏效,带动LED灯泡大降价外,LED晶粒尺寸封装(CSP)技术加速商用,以及LED驱动晶片和灯具开发商力推DOB(Driver on Board)系统技术,亦将促使LED灯具光源及模组成本持续下滑。
CSP/DOB技术襄助 LED灯具大落价
隆达电子照明成品事业处处长黄道恒表示,CSP颠覆传统封装架构,省却导线架(Lead Frame)与打线的步骤,即可直接导入照明系统;且须整合磊晶、晶粒、封装及表面黏着(SMD)贴合技术,对于采取一条龙制程营运政策的隆达而言,更容易达成大量量产目标。
由于CSP无需导线架,且散热效能优于传统LED封装技术,毋须搭配更多散热元件,因此LED厂商采取此封装技术开发LED光源,整体物料清单(BOM)成本可显著下降。佘庆威指出,以1瓦高功率LED单价约超过新台币10元为例,导线架价格约新台币1?2元;若量大之下,可为照明系统开发商节省可观的成本,此尚不包括省下打线的费用。
瞄准CSP封装技术市场前景,三星、科锐、Philips Lumileds、日亚化学、东芝(Toshiba)、晶元光电、隆达等LED晶粒供应商已竞相投入CSP技术研发。
黄道恒认为,CSP体积小,提供二次光学设计更高的弹性,可以在极小的空间发出高强度的光源,遂特别适用于需要光学变化多且光源密度高的照明应用,如市场规模最大的灯泡,已成为该公司2014年锁定的一大主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