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建筑材料 > 灯具 > 欧司朗LED营收滑出全球三甲

    欧司朗LED营收滑出全球三甲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1-08 访问:

    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领先的技术和及时的市场信息在竞争中处于优先位置,然而当一个产业趋于成熟的时候,成本和价格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即使是欧司朗(本文所讨论之欧司朗,如无特别注明,特指欧司朗光电半导体)这样以品牌,质量和专利为核心竞争力的老牌跨国公司,也不断感受到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带来的价格和成本压力。

    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可以享受到当地的成本优势,离全球最大的单一LED照明市场也更加接近。但是,在享受到好处的同时,直接投资也带来技术溢出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竞争力的流失并培养出非常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

    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投资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欧司朗多了一个远东最大的生产基地,然而也培养了一个可怕的对头--欧司朗槟城工厂的一个团队出走建立了统明亮光电。要知道欧司朗当初建立亚洲生产基地选择槟城而不是中国,很可能就是评估之后认为在马来西亚建厂的话同样可以覆盖远东市场但技术溢出的风险要小于中国。

    抑制住一直以来对投资中国技术溢出和经营风险的深深担心,毅然将生产基地建于无锡,折射出如今的欧司朗也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在保持住既有的产品优势的同时提升成本上的竞争力。

    高端市场的围城

    欧司朗显然意识到了事情已经在悄悄发生转变。在5月21日举办的无锡工厂投产新闻发布会上欧司朗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戴恩(Wolfgang Dehen)宣称“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维持了全球第二的地位,市场第一的公司是一家日本公司。而排在第三、第四、第五位的公司,它们的排位经常在变化,欧司朗却一直保持在第二位的水平。我们非常有信心在这个领域继续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 但是也坦陈“在过去的时间里,在LED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低于欧司朗在全球应有的市场份额水平”。

    没错,在过去的时间里,欧司朗长期居于LED行业全球第二的位置,然而威胁却越来越近。随着LED照明和背光市场的快速发展,亚洲和北美的对手纷纷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位德国高管显然是参考了某家过气研究机构的过期报告,还停留在欧司朗全球第二的旧日荣光里。实际上根据LEDinside统计,三星LED在2011年就携背光市场崛起之机超越里欧司朗,摘下第二的桂冠,而到2013年,科锐更是借照明市场东风,跨入前三甲。LEDinside最新的研究报告统计显示全球LED营收中,欧司朗已经排在了第四位。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欧司朗一直以来不够重视快速成长中的中国LED照明和背光市场的战略误判。缺乏成本竞争力的产品曲高和寡,虽然有专利保驾护航,有数万小时低光衰的稳定表现,有不逊于人的高光效,但是除开高要求高标准的汽车照明,在价格竞争激烈的背光和通用照明市场,没有几个客户用得起。

    虽然欧司朗也想过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比如用更有成本优势的Gan-on -Si的解决方案,比如找隆达和宏齐代工,但是即使是代工,成本虽然比欧司朗自己生产低廉一些,再加上管销费用,价格仍然不及韩系厂商有竞争力,而质量水平却降格到made in TW。

    “适逢其时”,这是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Aldo Kamper对无锡工厂投资的评价。然而客观地说,笔者认为只能评判为“不算太晚”,毕竟已经有那么多对手已经走在前面了,三星2004年就将封装产能逐步转移到中国,科锐也是通过2006年收购华刚光电(COTCO)之后的一系列投资扎根中国,此外中国本土企业在这几年也取得长足进步,欧司朗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

    突围之路:借力打力

    太极拳技击技法讲究借力打力。对手的强大攻势如果正面迎击必然难以招架,但是可以通过巧妙的招式化解对方的凌厉攻势,利用对方的力量来反击对方。亚洲对手的崛起,主要有两大优势来源,一是成本相对较低,二是离LED最大的市场近。如果和这些亚洲对手硬碰硬的拼价格,即使是亏损运营,欧司朗也未必拼得过。

    如果就在中国建厂,然后再销售到当地市场,那么欧司朗就可以取得和对手相当的优势,如能再加上德国质量,全球专利和国际品牌的原有优势,新的竞争力就能再次打造出来。


    灯具 环保建材 环保灯具

    上一篇:LED智能灯泡“创客”圆海外梦
    下一篇:幸福世家灯饰市场前景究竟怎么样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