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在LED产业上中游,基本没有中小企业的空间。因此,LED的利润空间集中在下游的应用中。
目前LED下游上市公司主要包括阳光照明和路灯领域的勤上光电,另外一些封装企业和上游芯片公司也企图往下游发展。
地域上看,国内从事LED封装和应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且表面上看,有些企业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部分企业在前几年的利润率甚至超过20%,但其实业内对此并不乐观。
LED下游未来应用有分歧,技术创新诉求
LED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行业的进入门槛逐步降低。上游和中游技术含量较高,资本投入密度大,为国际竞争最激烈、经营风险最大领域。在LED产业上中游,基本没有中小企业的空间,而在下游,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格局混乱。
“目前LED的下游主要分为照明、背光、显示屏几个板块。而国内相关的企业有6000至10000家,但是过亿销售额的也就百来家。70%企业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还有一部分在长三角、豫西南和安徽。”勤上光电董秘告诉记者。
“上游的芯片企业多集中在国外,国外的LED产品发光效率高、省电且发热量低,因此基础研究大多在国外,国内企业的优势在应用方面,因为在技术创新上做不到有优势,就只能想办法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优势。”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也告诉记者。
现在,LED产品在手机上应用非常广泛,是LED产品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占市场总需求的30%左右。一般每部手机需用10-20颗LED产品,分别使用在手机键盘、显示屏背光源及可照相手机闪光灯上。LED产品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已趋于稳定,未来手机用LED产品的增长空间将受手机销量的直接影响。
“但目前来看,LED的未来最大市场需求还是在照明部分。”勤上光电董秘告诉记者。
“目前在照明方面成本较高,因为LED是单位发光体,它的最大强项是在点、线、面发光体的应用,比如挂在圣诞树上的小灯泡、建筑表面上的轮廓灯等。如果用在路灯上,对灯的功率要求很高,没有用到它的优势,难度很高,除非通过技术创新将成本降低到可以和目前的钨丝灯竞争。”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对LED应用却有不同的想法。
阳光照明联手三安光电互取所需
阳光照明依靠节能灯起家,近年在厦门设立子公司做LED灯具。
该公司在2012年之前基本业务是节能灯,前几年公司将逐渐投入LED发展,在本部上虞和厦门都建设了LED基地。2012年后该公司开始LED业务的放量,当年便实现3.64亿元的营业收入,未来LED将成为公司主力产品。
节能灯一直是该公司的主力军,但由于LED灯具的崛起以及公司的逐步转型,节能灯业务出现了小幅下滑,20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67亿元,同比减少2.22%。
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节能灯,中国的产量40多亿只,占全球产量的85%,还有部分在东南亚,而从金额上来看占比则更少。因此长江证券分析师袁琤认为,随着节能灯众多中小厂商的逐步退出,集中度提升,未来节能灯毛利率又会趋于稳定。